中国游泳天才肺活量爆表,泳联被迫修改规则,获封“蛙王”称号
我国的奥运健儿们,用自身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精神向世界宣告那个落后的时代已成历史,用矫健的身影在体育的“舞台”上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中国的变化和进步,也用一块块闪烁的奖牌无声的回报着祖国母亲的养育和栽培之恩情。
看着这些已经获得了的成就,我们不禁要回想起,那些最初奋斗在体坛的身影,是他们不断钻研不断努力不断摸索,为我们中国在运动领域开辟道路,时代所迫,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尽管这些前辈很多都有着超乎寻常的运动天赋,但没能亲手摘下奥运会的奖牌。
在天津市,有这么一个地方,人们自从出生就和水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无论多大的孩子都会游泳,每天都要游泳,在当地游泳就像散步一样普通,似乎已经和人们的生命融为一体。穆祥雄就出生于这样一个“游泳之乡”,穆祥雄的父亲名叫穆成宽,穆成宽不仅是穆祥雄的父亲更可以说是穆祥雄的启蒙导师,穆成宽本身就极其爱好游泳,游泳也很有实力,专攻百米游泳,多次在百米游泳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他也一直在为了我国的体育事业而奋斗。也正因此,他更加深知,我国在体育事业特别是游泳事业的短板和不足之处,但是他更加相信,我国在游泳领域一定还有着无限的潜力。每每在报纸或其他途径听到对国人类似“东亚病夫”的评价时,都不免捶胸顿足。我们都知道,这只是短暂的,我国后来在体育事业上的种种成就也证明了这件事情。
展开全文
穆成宽一直致力于为我国游泳事业输送人才,培育雏鹰。他知道祖国的未来还在含苞待放,需要更加专业的训练和培育,为此他建立了我国第一家游泳学校,而他的儿子穆祥雄,从小就展示了他在游泳运动上的非凡天赋和热爱。
超高天赋,泳联被迫修改规则
穆祥雄的出众的游泳成绩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他不同常人的身体素质,他的肺活量非常高,到了惊人的地步。他的晨间脉搏跳动频率,可以达到一分钟三十七次,肺活量测试中,他可以将七升的测量仪器吹到爆表,要知道七升可是肺活量仪器的最大容量了。也正是因此,穆祥雄能够三口气游完一百米的潜泳项目,仅仅用了一分七秒,这样的先天条件让穆祥雄简直就是为游泳这项运动而生,但是谁能想到,国际泳联竟然因为穆祥雄这样的超高身体素质而被迫修改比赛规则呢?
不仅规定“正式赛事”不准使用潜泳比赛,并且不承认原来已有的世界记录。确实如果使用潜泳,比赛的成绩将和运动员的先天条件产生巨大的联系,像穆祥雄这样的天生肺活量极好的运动员来说是福音,但是也阻断了一些身体条件没有特别好的运动员的游泳之路。
这样的一条消息对穆祥雄和他的队友可以说是晴天霹雳,不准使用潜泳,就是使穆祥雄丢弃了自己的天赋,无疑于将士打仗丢盔弃甲。身边的队友们都为穆祥雄感到不公,情绪激动。但是失掉了使用自身天赋的机会,穆祥雄并没有灰心气馁也没有暴跳如雷。
东山再起,泳坛留名
穆祥雄很谦虚,他知道自己身体条件虽然优渥,但是动作、技术都很青涩,不够成熟,如果想在国际舞台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把自身技能加强。为了能够真正的了解蛙泳,穆祥雄抓来过好多的青蛙,一有空就不断的观察这些抓回来的青蛙,看看青蛙们是怎么游泳的,它们游泳的时候是如何发力和调动肌肉的。
所以在知道无法使用潜泳后,穆祥雄另辟蹊径,开始钻研其他的游泳方式。功夫不负有心人,穆祥雄最终在不断的摸索和反复的练习中创造了半高航式游泳动作,这一技术动作的创造在游泳历史上可谓是里程碑的一步。
事实往往让人叹息,穆祥雄如此热爱游泳,如此在游泳上下功夫,最终直到退役,穆祥雄仍然没有获得一块来自于奥林匹克的奖牌。这不免让人唏嘘,但是穆祥雄对于我国泳坛的贡献和开创式的贡献是难以磨灭的。
退役之后,穆祥雄也一直奋斗在一线,为祖国培养游泳人才。并且在一九九二年的巴塞罗那举办的那场奥运会上,穆祥雄的得意门生,钱红为我国游泳事业取得了百米蝶泳的冠军,为师傅穆祥雄夺来了那枚迟到的奥运金牌,泳坛上也将一直铭记穆祥雄的名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