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修改奥运选拔规则,加大挑战,王曼昱受影响,王艺迪稳固。
新加坡大满贯赛,国乒女队表现出色,六位队员成功晋级八强。随后,在关键比赛中,王曼昱成功逆转击败了伊藤美诚,陈梦淘汰了申裕斌,而王艺迪和陈幸同也各自胜出,使国乒女队包揽了四强席位。与此前在釜山举行的世乒赛上的颓势形成鲜明对比,国乒女队似乎找回了比赛状态。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国乒女队发生何等巨大的改变呢?据马琳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原来釜山世乒赛后,国乒在奥运人选选拔方面做出了两方面的调整。一方面,在过去的选拔规则中,3月中旬的澳门世界杯标志着奥运选拔周期的尾声,但现在新增了一项沙特大满贯赛。因此,国乒女队队员若想参加巴黎奥运会,必须先通过四项赛事选拔,包括新加坡大满贯赛、仁川冠军赛、澳门世界杯和沙特大满贯赛。
另一方面,将球员在外战中的表现作为选拔考量标准。即若在外协赛中败北,将会受到积分扣除的惩罚。相较以往,球员仅需完成外战任务,如今则要求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否则将不仅失分还丢面子。
同时,外战失利将导致积分扣除,客观上促使选手依照奥运标准要求自己,提高竞技水平,避免未来在奥运赛场上失误。然而,这项规定引发了许多网友的不满,部分球迷将矛头指向马琳,导致其成为热搜话题。弊端在于该规定的时间节点,从新加坡大满贯赛至沙特大满贯赛结束,造成了不公平现象。
展开全文
实际上,奥运选拔赛起源于2023年的德班世乒赛,因此在过去一年内多次输外协的选手将受影响,甚至可能受益。例如王艺迪多次输外协,其中击败主要对手国外队,而输外协较少的王曼昱则处于不利地位。
规则本身没有问题,关键在于时间点。若规定从德班世乒赛开始实行,则效果或许更佳,每位选手在外战时将更加谨慎。而在选拔即将结束前匆忙添加此项规定,对此前表现优秀的球员或许有失公平,也难怪引来部分球迷抗议。
此外,输给外协会已引发过不少舆论风波,球员也遭遇过粉丝的谴责,如今加入此规定,是否会加重球员心理负担,进而影响比赛表现呢?对于这一规定,我们欢迎大家进行讨论交流,共同探讨。
评论